夏芙蓉

一朵芙蓉沥秋雨,几染风霜几沐春。

《被讨厌的勇气》

心理学上的巨头:

阿德勒:奥地利心理学,精神病学家是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心理学体系的学家,推崇“个体心理学”。

弗洛伊德: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学家创始人。

著名理论:冰山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第一夜> 笔记摘录

原因论VS目的论

青年立场:人无法改变,现在的我(结果)是由过去的我(原因)所导致的。--原因论。

哲人立场:现在的我(结果)和过去没有关系,是由当前的目的导致的。这就是阿德勒的立场--目的论。

举例子:就像你当前不谈恋爱是因为不想恋爱或者当前没有喜欢的人(目的)而不是因为过去在爱情中受到的创伤(过去的原因)。

原因论的典型就是解释了“人类的心理创伤”,就像心理医生会告诉你,你之所以抑郁是你过去遭受的心理创伤,精神打击。

阿德勒的观念否认了心理创伤这一说法,他认为根本没有心理创伤。他说:“任何经历本身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罂粟,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想起马薇薇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苦难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被赋予出来的。”所以说过去你所遭受的一切心理创伤事件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被赋予出来的,事件和过去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生活。

哲人又说情绪是可以控制的,愤怒是一种可放可收的手段,愤怒的收和放是看外部情景决定的,也归结于我们的目的论。就像你有时候发怒是为了让对方听到重视你的言论,是为了让你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所以说:愤怒是一种工具类的情绪。

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其实就是决定论:我们的现在由过去发生的一切决定,过去又无法改变,所以是决定论。

人为什么有自卑的情绪?不要一味的关注身上“被给予的东西”,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上。”就像每个人出生起得到的牌都不一样,有些人出生就是一副好牌了,自然就有恃无恐。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就要玩得起。

人的不幸从来都是自己选择的--人总是会自己选择“不幸”,因为这是他们认为的一种“善”(书中对善的解读就是利好“自己”)。就比如人总是会“不努力”,并把它归结于外部因素或者其他问题导致自己的“不努力”,熟知其实是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给自己一个安慰罢了,是为了“善”(利好自己),给自己的偷懒寻找一个心安理得的借口罢了。

人总是下定决定不改变--人总是不喜欢改变,是因为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需要勇气,需要勇气面对未知的不确定性,未来的不确定性会给我们带来不安和焦虑,所以与其无法改变,是安于现状,迟迟不敢下定决定。

<第二夜>笔记摘录

人际关系一定会让我们受伤-书中写道,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要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是,那种事情根本就无法做到。阿德勒的心理学观点:人际关系一定会让人受伤。所谓个体的“内部烦恼”从不存在,你的一切烦恼都与外人,外部世界相关。

所谓孤独的含义-人之所以感觉到孤独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而是因为你和被围绕的外部环境,他人,社会疏远才会感觉到孤独。换而言之,是他人,和社会这个大环境的构造让你感到孤独,而不是你个人感到孤独。就像你周围的人都开始结婚生子,你才会感到孤独,因为你处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中,被他人逐渐疏远了。

关于自卑感的理解-自卑感其实是一种主观臆断。客观事实本身不会让你自卑,是你赋予的主观意识让你感到自卑。就像“个子矮”“小眼睛”是你主观的意识告诉你这有一种劣等性。而这种劣等性来源于哪里?来源于社会价值,社会赋予的价值。我们的社会认为“高个子”“大眼睛”有着更高的价值,而反之则存在劣等性。同样,除去社会价值,钻石也不过是石头罢了。这也就解释了一切烦恼来源于人际关系这个道理。想到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人生哪有什么巅峰呀,不过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罢了。

人本身存在在这个地球上是一种无力的生物。他们必须给自己找寻一些意义,于是有了“追求优越感”这一道理。所以,一切科技的进步都是人类“追求优越感”的产物。但与此同时,伴随着优越感诞生的,必然有“自卑感”。当然,自卑感本身也并不是坏事。自卑感也可以健康的促进人类的成长,是成长的催化剂。

自卑感VS自卑情结:自卑感可以是好事,促使你前进和进步。但是自卑情结不一定是好事,人总是陷入自卑情结中而不去努力。举例子:我学历低,我有着一种自卑感,但是会促使我进步。而把一切我不想努力成功不了的原因归结于我的学历很低,从而选择不往前走,不努力进取,这就是陷入自卑情结的体现。“我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这就是一种自卑情结的体现。

“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往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不和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此处可以牵引到同辈压力这一话题上,没有真正完美的人,也没有真正比你过的更好的人。人与人之间永远都有差异,可能学历,颜值,家庭条件不同,所以如何看待我们之间的差异:虽然不同但是平等。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一些经历。之前认识所谓的几个名校背景的学生,所谓的高学历交谈起来却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我优于你”Condescending的气息,让人接触起来透露着一股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也借此警示自己,无论以后我和什么样的人交往,世俗意义上“优于自己还是劣于自己”,拜托要铭记“我们不同但是平等”这样一个观念,这才是真正智者的行事作风。

“不断迈进并不是为了和谁竞争,价值是为了超越自我。”

阿德勒将人际关系总体概括为“人生课题”。而人生课题的人际关系底下又分为三大课题,分别是“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在“爱的课题”中哲人有一段话说的很有道理,我特此摘录下来:“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和世界和解--书中提到,我们与世界的相处模式应该是不是一种竞争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应该把身边的人都看成敌人,而应该看成伙伴。只有这样,打破你所认为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你才会和世界和解,和自己和解。

再记录此章节中一个很有意思的点,书中提到“情侣分手”这一话题。人因为内心有着想要“结束这段关系”这个目的而分手,才去关注他任何身上的缺点。不是因为你无法忍受他身上的缺点,而是你其实下定了决心想要结束这段关系,所以在通过各种方面搜集结束这段关系的材料,仍然是唯“目的论”。这个人本身并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你产生了想要“结束这段关系的想法”,才开始关注对方身上的所有缺点。

毛姆的小说《面纱》中,修道院长对凯蒂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世界上只有一种能够赢得人心的办法,那就是让自己成为值得被爱的人。”

<第三夜>笔记摘录

学会“课题分离”-本章有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点。书中阐述到每个人有自己人生的课题。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不应该过多关注别人的课题,这也是避免一切人际冲突,以及给自己生活减负最好的办法。那么怎么来看待这是谁的课题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这件事情本身的后果由谁来承担。比如说,孩子不学习,这件事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而父母的课题是“给予孩子援助,正确指导”而非强加干涉,要求孩子必须学习,这样只会最大化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对待任何一段人际关系都是如此,无论是朋友,家人,还是恋人,想明白什么在这段关系中什么才是自己的课题。

再举例:我有一个过分热爱工作,工作狂式的父亲,由于担心他的身体时常劝说他学会减负,学会放松,不要那么拼命工作,这也是我的苦恼之一。至此我应该想明白,“是否选择拼命工作”是我父亲自身的人生课题,而我的人生课题是“做到女儿的义务”“给予合适援助和陪伴”,切勿去干涉别人的课题。想明白这个道理,在亲子关系中就会更加放松啦。

被讨厌的勇气-“不想被人讨厌”是我的课题,但是“是否讨厌我”是别人的课题。同理,我们不能去干预别人的课题。书中又谈到什么是自由?自由其实就是应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都是有“被认可”欲的,想要被周围的一切人所认可。这也是生物的本能。但是想要尽力的满足“被认可”欲望,是一件极其不自由的事情,所以人生中真正的自由,应该是有“被讨厌的勇气”。

<第四夜>笔记摘录

阿德勒关于个体心理学的理解:“individual psychology”

个体心理学值得其实是指“不可分割”的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和“身体症状反应”不可分割。就像一个女生对男生心动,身体反应就是“脸红”。一个人都某个事件紧张恐惧,身体反应就是“发抖”“瞳孔放大”,这就是所谓的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学会跳出更大的“共同体”-书中提到,如果你在人际关系中受了挫,要学会跳到更大的共同体中,而不是寻找更小的共同体,没必要执着于眼前的共同体,眼前的“你和我”,而要去更远更广阔的宇宙。举个例子,加入你在这个学校这个“共同体”中不适应,你可以选择“转学”,或者去别的地方读书,去寻找更大的“共同体”,而不是躲避到“家庭”中,这样你就把自己局限在了一个更小的共同体。只要跳出“杯中风暴”,猛烈的风暴也会变成微风。

人际关系应该是“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阿德勒心理学提倡人和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横向关系”。任何的“纵向关系”都是一种操控,比如说老板和下属可能存在纵向关系,家长和孩子也可能存在一种纵向关系。人的一切自卑感,自卑情结,优越情结也来源于纵向关系。虽然阿德勒一直提倡“横向关系”,但个人认为仍然有一些理想化。在现实中,公司角度或者社会群体中,充满了等级制度和上下级,从属关系,充满了操控,如果你可以在上司面前肆无忌惮的表达你的想法,你可能就会碰壁。

人只要存在就有价值-不能用“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意思就是不能用这个人做了什么来判断这个人的价值。如果按照一个人的“行为”“这个人有什么用处”来判断价值,那么刚出生的婴儿和卧床不起的老人注定就没有任何价值了。但是阿德勒提到,人只要存在就有价值,比如说子女希望“卧床不起的老人”能够好好活着,只要活着,子女就会开心,满足,即使老人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什么用处都没有,也有价值。所谓的存在标准就是这样。

<第五夜>笔记摘录

书中内容临近末尾,提到三个宏观的话题。

“自我接纳”: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他者信赖”:无条件的信赖他人,与身边的人建立“伙伴”而不是敌人关系

“他者贡献”:为他人提供贡献和价值。(书中提到很多资产财富自由的富豪为什么坚持仍然任劳任怨的工作,其实是为了能够体会自身的价值,追求更高的自我归属感)。

“不要把人生理解成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其实这个观点挺有道理,也挺务实。如果我们把目标和规划定的太长远且不切实际,总是定的是十年后,或者以人生终点成就“山顶的那个目标”来激励自己,总是会给自己无限的压力,空洞且难以有持续动力,到最后的结果就是自暴自弃且丧失目标。不如看好下一个自己短暂性小目标,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来得更有成就感。比如说与其给自己定“哥大研究生”,不如从下个拿满分的“assignment”,与其给自己定“一个月瘦十斤”,不如从下顿健康的“减脂餐”开始,与其说“要变成才女”的目标,不如从“读完下一本书”开始。记住,脚踏实地,人生是“点的连续”。

把聚光灯打在此时此刻-我总是喜欢和身边的人说“我们各自爬山,顶峰相见”。殊不知其实“山顶”不是人生的意义,“登山”才是人生的目的。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应该活在当下。关于活在当下的解读,并不是意味着及时行乐,而是不着眼看过去,也不过度计划未来,走好脚下的路,认真谨慎的做好当前的事,时间自有答案。就像一句拉丁文Carpe diem:活在当下,抓紧时间,不忘初心。这一点我确确实实有体会,不要把聚光灯打在人生的整体上,而把聚光灯打在“此时此刻”,不然带来的只会是空洞和焦虑。

评论(1)

热度(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