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芙蓉

一朵芙蓉沥秋雨,几染风霜几沐春。

人性善恶论

《人类简史》第二章节,讲述了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基因突变,改变了人类大脑中神经元的连接结构,极大提高了人脑的思维能力,进而导致人类创造了语言,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在讲述这个过程时,特别提到了《圣经》中那颗知善恶树的果实。

知善恶树到底是什么?为此,我特地查询了相关的圣经故事。故事上说,上帝告诉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什么果实都可以吃,唯独知善恶树的果实不可以。可是,在撒旦的诱惑下,亚当和夏娃还是偷食了禁果。结果可想而知,上帝一怒之下就把亚当和夏娃逐出了伊甸园。


那么这种果实到底是什么?这就是人类定义善恶的能力。自从吃了果实后,人类就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人类开始有了想象,并把想象编制成故事,通过语言进行相互传播,让更多的人相信这些故事是真实的,进而形成了各种不同文化以及宗教。这种禁果其实是种权利,即定义善恶的权利,上帝不允许人类拥有它,可亚当和夏娃却偏偏偷吃了它。所以,上帝不满权利遭到了挑战,尽管亚当和夏娃最终被逐出伊甸园,但人类从此却在定义善恶的标准上获得了控制权。


看到这,我忽然想到了管理学里面经常争论的一个命题——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管理思路和理念。如果人性本善,在管理上就应该多尊重人性,管理方法上多从激励的角度上进行设计。如果人性本恶,在管理上就应该多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多进行培训和教育,让企业员工学会如何勤奋努力地工作。


为了这个命题,我又去查询了很多资料。儒家代表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法家代表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在西方世界,也有很多类似的争论,不一一列举。除此之外,还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人性既无善、也无恶,人性怎样都是后天教育出来的。另一种认为人性既有善的部分,也有恶的部分,这是人的本性。而我个人更倾向于最后这种看法,即人性是善恶的共同体。当然,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的看法也并不是真理。为了更好的思考这个哲学问题,我认为更科学的方法是应该从人类基因的角度和人类起源的历史来进行分析。


还是回到《人类简史》一书当中,按照作者的观点,人类如果真的是按照达尔文的进化树一步步地进化而来,那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基因就一直根植与人类祖先体内。在出现远古人类这个物种之前,所有的物种都要面对这个自然世界的法则,进行残酷的生存竞争。这既包括物种间的竞争,也包括物种内的竞争。比如,为了生存下去,物种内可能也需要争夺有限的食物和生存空间;为了将自己的DNA遗传下去,雄性需要在族群内争夺统治权利,以获得与更多雌性进行交配的机会。所以,从这个进化的角度看,人类一直是自私的,更古不变。自私这种特质一直根植于人类的基因当中,古时如此,现代仍是,因为自私的基因并没有突变消失。远古的人类为了食物和交配进行竞争,而现代的人类虽然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竞争的本质并没有根本改变。


但《人类简史》一书中,也提到了另一个现实情况。人类是个群居物种,为了提高生存能力,一个族群需要共同狩猎,需要分享食物才能提高生存下来的机会。由于无法分清楚孩子的父亲是谁,早期的原始人类都是基于母系社会关系而连接在一起的。基于母系社会的族群成员会互相协作,互相照顾老人和孩子。从这个角度看,人类又有着无私和协作的一面。同时,随着认知革命的出现,人类对于善恶有了定义的能力,开始产生了文化,教育也成为了可能。所以,现代的社会我们发现,虽然世界上仍然存在战争、社会上仍然有犯罪、有各种各样的丑恶行为,但大多数人都愿意遵守共同的社会法律、认同共同的道德规范,法律和道德规范在对人类行为进行着事实上的约束。

从人类基因的角度上来讲,人性本是恶的;从人类起源的历史来看,人性本是善的。人是一种特别复杂的智能生物,先天的基因只能决定其中的一部分,但后天的教育又会改造另外一部分。所以,我更倾向于人既善又恶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来改造某个人,特别是当一个人在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定型之前,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教育可以深刻改造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但即时如此,我们也不要忘记那深植于人体内恶的基因,因为基因仍然存在,恶的意念就不会主动消失。特别是当某人在某个特定充满诱惑的环境下,恶的潜意识可能会突然萌生出来,并战胜善的意识,成为主导人行为的决定力量。


根据以上的分析,人既善又恶,所以在企业管理当中,既要鼓励员工正常的工作行为,对每个人进行适当授权,保证工作生产正常展开;又要设置基本的企业规章制度,防范潜在可能的道德风险。

评论

热度(6)